蔬菜如何科学补钙
植物和土壤缺钙容易引起大白菜干烧心、果树流胶,以及黄瓜、西红柿、辣椒等茄科类、葫芦科类叶子皱缩、坐果能力差、化瓜,茄科植物容易生基腐病等,在影响种植户收成的同时,还降低了农产品品质、保鲜期缩短、不耐储存等。
蔬菜是喜钙作物,在栽种时人们往往注重氮磷钾肥料的施用,而对钙肥施用大多未引起重视。随着设施栽培的大量涌现,更容易导致棚室土壤的缺钙。所以,蔬菜缺钙的营养问题,已成为栽培中一个突出的问题。那么,如何合理的给作物补钙呢?
一、要合理选择钙肥品种
不同的钙肥具有不同的性质,棚室中土壤的pH值多为6.5~7.5,应施用碱性物质或中性肥料,如熟石灰、硝酸钙等,而少用酸性或生理酸性物质,石灰氮等肥料中含有钙养分,普通的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重过磷酸钙也是重要的钙肥来源。骨粉、草木灰均含有一定量的钙,也是不可忽视的钙源,可根据情况选用。天然钙素来源经生物技术无害化处理加工而成的生物活性钙肥,是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钙、镁、锌、硼等营养元素补充、治理常见裂果、流胶以及蔬菜多种生理性病害的首选。
1、固体钙肥:推荐使用生物活性钙肥(氧化钙含量不少于30%,氧化镁含量不少于15%)。用做基肥,也可用做追肥;
2、水溶性钙肥:推荐使用含钙的中微量营养元素水溶肥(含钙不少于120g/L,含镁不少于20g/L,含锌不少于50g/L,含硼不少于3g/L)。
做到补钙的同时补充其他中微量元素,同时注意选用EC值(盐浓度)低的肥料,对作物更安全。
二、施肥时期及用量
在蔬菜生长进入旺长期后,土壤钙营养才开始降低,同时叶片内的钙素开始减少,这时施用钙肥为最佳时期。因此,在生产上为防止蔬菜生长的前期缺钙,可采用基施。在连续多年种植的棚室中,一般亩施20~30公斤生物有机肥,再加入生物活性钙肥40~60公斤。
三、施肥方法
对酸性较重的露地或棚室蔬菜,多采用重施基肥的方法,一般做法是将有机肥与熟石灰或草木灰撒匀,均匀地施于地表面,翻耕入地下,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但弊端是:
1、有机肥用量大、用工多;
2、未完全腐熟有机肥对土壤二次污染(有害菌、重金属、高盐、抗生素、产生有毒气体等);
3、石灰对土壤有益生物以及微生物菌剂的杀灭或活性抑制等。
如何科学补充、调理土壤与植物的营养平衡,在稳产增产的同时,又能有效解决连作障碍、土传病害和生理性病害等问题?方案建议如下:
1、选用高能有机质做载体的生物有机肥替代有机肥或农家肥,亩用量低、成本低、高效又安全,更重要的是它杀菌功能。
2、选用天然原料制备而成的生物活性钙肥替代常规石灰等钙肥,不再混用草木灰等材料,可以做到药肥双效,省本、省工,补充作物多种元素营养,并能解决常见一些生理性病害。以上推荐品种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活性钙肥可以直接混匀撒施,两者没有任何影响,并能相互促进增效,是绿色、有机农产品可持续生产的黄金搭配。
提示:
1、因生物钙肥不含氮磷钾大量元素,底施时正常配施含氮磷钾养分的专用配方肥,但配方肥可以较常规用量减少20-30%;2、大田作物底施使用:生物有机肥每亩4-5公斤、生物活性钙肥每亩20-40公斤,根据土壤和作物营养、病害发生需求,单一施或搭配混施,施后盖土、浇水。
对生长期中的蔬菜,特别是进入旺盛生长期后,也可采用追肥的方法,补充钙营养,一般每亩用生物活性钙肥40~60公斤,沙性土的用量适当减少。不仅能补充钙质,而且有利于中和土壤酸性,提高pH值,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也可将60-80公斤生物活性钙肥,揭开膜的一端,开沟深10厘米,将肥料追施于沟底后浇水,将水下渗后覆土盖膜。或深耕并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方法,增强其保水保肥能力,保持土壤水分的相对稳定,减少钙的流失。也可结合防病喷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式补钙,追肥浓度一般以0.3%~0.5%为宜。一般可喷施0.1%~0.2%的硝酸钙或其他优质水溶性钙肥,隔15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4次,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