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高效精制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配方掺混肥供应商

中国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的碳排放时空演变与减排潜力

来源:《资源科学》2016 年第 3 期
作者:邓明君,邓俊杰,刘佳宇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两型社会与生态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研究区域农作物化肥施用的碳排放趋势演进规律与减排潜力对于合理制定农业碳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和农业部“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中各地区的三大粮食作物产量、化肥投入类型及其数量等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并分析2005-2013 年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碳排放时空演变与碳减排潜力。最后,结合实地调查,本文提出应在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碳减排潜力大的区域,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化运作,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效应。

4.1 结论

        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

        1、中国历时9 年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对部分区域三大粮食作物种植化肥施用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下降有一定作用:① 宁夏、甘肃、山西、江苏和安徽的玉米;② 宁夏、陕西和湖北的小麦;③ 辽宁、山东、江苏、浙江、陕西和湖南的水稻。

        2、2013 年不少地区三大粮食作物种植化肥施用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与科学施肥情形下的排放还有一定差距:① 贵州、广西、云南、湖北、陕西和江苏的玉米;② 内蒙古、云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新疆、江苏、河北和四川的小麦;③ 广西、安徽和广东的早稻,江苏、湖南和云南的中稻,海南、广西和广东的晚稻。

        3、2005-2013 年,也出现了不少地区三大粮食作物种植化肥施用的单位产品碳排放量异常上升的情况:① 黑龙江、吉林和贵州的玉米;② 云南和河南的小麦;③ 吉林、广西和云南的水稻。

        4、理论上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碳减排潜力大的区域为:① 黑龙江、辽宁、吉林、山东、内蒙古、陕西、云南和贵州的玉米;② 河北、江苏、山东和河南的小麦;③ 广西、广东、安徽、湖南和云南的水稻。这些碳减排潜力较大的区域,将是未来中国在三大粮食作物种植中深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区域选择依据。

4.2 讨论

        1、依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 年”中历年来农用化肥施用量的事实数据,从中国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的碳减排潜力测算结果来看,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推行的一系列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政策的节肥减排效果不明显。Cannell、European Climate Change Programme和Freibauer 的研究表明:农业实际碳减排潜力远远低于技术碳减排潜力,实际减排除受到生化原理和价格影响外,还受到制度、教育、社会和政治等多因素约束。

        2、结合作者组织的对全国部分地区农户、土肥站和湘潭地区化肥生产企业的调查,以及分析相关文献,发现:① 中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面太广,重点不明确,导致政府补贴力度小,且补贴对象错位,补贴经费几乎都给了各级农业局,难以激励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试点企业、肥料经销商和农民;②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存在市场瓶颈,因测土配方肥的工艺复杂、配方多、用量少和需定点做包装袋而导致肥料成本上升,农民对测土配方肥的效果心中也存有疑问和不想更新种植技术而不轻易使用测土配方肥;③ 基层推广体制不健全,由于体制、经费等原因导致基层技术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强,影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普及。

        3、本文建议对当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机制进行创新,集中资源,以三大粮食作物化肥施用碳减排潜力大的区域作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重点,由政府制定并执行科学的政策制度,鼓励化肥生产企业主动与重点区域三种粮食作物农民专业合作社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最终通过市场化运作持续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的效应。

点击次数:1895  更新时间:1970-01-01 08:01:00  【打印此页】  【关闭
上一篇:暂无资料 下一篇: 中国蔬菜重金属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